搜尋此網誌

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

共同基金江湖外傳之 1-【五線譜投資術】P.K.【復華投信-金複合投資法】(下篇)

「陣而後戰,兵法之常,運用之妙,存乎一心。」 《宋史‧嶽飛傳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過往兩周,美股當起帶頭大哥,帶著全球股市往下衝…,我的投資帳面虧損已經來到近年最差的慘況…,我回頭再看2008的那段經驗和回測數據…,心頭稍能淡定,因為,最好的報酬率,都是經過最大跌幅的洗禮,才得以績效出眾…。
我無法預測何時會漲、何時會跌…,但是,我知道經濟會循環,股市有波動…,利用「定期不定額」的方法,耐心面對,就是我最好的投資戰術…。
不妨回頭再想想,去年股市漲翻天時,不是就在等著股市下修…,現在,它發生了…,我又該怎麼看待它呢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PK對戰的第一回合,會確立日後對戰組合的評比模式,也就不得不仔細推敲我要用來評比的項目及計分方式,經過兩周來的試算、比對、整理後,先公告我的評比結果:

在「零存整付」的情境,我選擇四個數據結果計分,分別是:
「停利次數」(10%),
「IRR年報酬率」(20%),「總報酬率」(30%),「最大成本報酬率」(40%)。

零存整付的情境,由五線譜投資術勝出


在「整存整付」的情境,我也選擇四個數據,來給分數,分別是:
「停利次數」(10%),「最大跌幅」(20%),「索丁諾指標」(30%),「總報酬率」(40%)。
 整存整付的情境,由五線譜投資術勝出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停利次數:
沒有人會排斥賺錢數鈔票的感覺…。每一次的停利目標達成後,就表示又有具體的金錢往口袋塞的快感。但是,停利目標太低,表示錢塞口袋的次數多,卻都是銅板響叮噹,賺得不過癮;停利目標設太高,又可能發生帳面獲利還來不及換現享用,就可能成為海市蜃樓、空歡喜一場。所以,能夠經常停利,而且累積的報酬又可觀,當然就表示該種投資方法是有應用價值的。

IRR,總報酬率,最大成本報酬率:
學理上,「零存整付」和「整存整付」的報酬率計算,是有差異化的。前者並非有一筆資金當作本金可供計算報酬率,而且,每次的停利,就代表資金流入,每一次的變額投資,又是另一筆的資金流出…,這種情形,利用IRR(內部報酬率)來計算,較能貼切呈現資金流量變化,以及時間價值的納入。
不過,對投資人而言,手邊沒有計算機的時候,最快速簡易的績效計算,就是看帳面盈虧數字與總支付成本的比率,也就是大家經常在金融機構看到的簡易報酬率。
但是,簡易計算的總報酬率在「零存整付」+ 「停利」的情境下並非是「賺錢效率」的最佳代言人,而是另有一個「最大成本報酬率」,這個報酬率的計算是建基在「所有停利次數中,投入最多本金的那個金額」,然後,把「所有停利總金額」  除以 「所有停利次數中,投入最多本金的那個金額」,就是最大成本報酬!因為,每一次的停利,投資人就等於是連本帶利全數回收後,再重新開始。第一次停利,也許投入二年,共30萬後,就20%停利了,第二次也許只投入一年,10萬就20%停利,第三次遇上股災,投資等了5年,用掉100萬,才等到 20%獲利來到…。 若是採用市面上的簡易總報酬率來看,8年來的賺錢效率就是 「總獲利/140萬」;但是,實務上,你真正用到的最大金額,卻是100萬。所以,更貼近「賺錢效率」的數值,應該是「總獲利/100萬」,這就是「最大成本報酬率」,這也是我給它權重最高40%的原因。在「整存整付」(備好一桶本金)的情境上,總報酬率的計算顯然就單純許多。所以,在客觀條件相同時,總報酬率愈高、賺愈多,就表示方法愈好。

「最大跌幅」、「索丁諾指數」:
控制好投資風險,才有機會取得賺錢結果。投資過程一定會有風險,會發生帳面虧損的時候(例如…,現…在…,今天的全球股市表現…慘不忍睹…),當某種投資方法呈現較佳避震能力,帳面虧損數字小,又能夠在賺錢時候不落人後,那就是值得追捧應用的方式。因此,我納入「最大跌幅」、「索丁諾指數」做為評分項目。
投資共同基金的人,較常使用夏普比率來判斷某支基金的風險承受力;但是,夏普指數的標準差(風險波動度)計算基礎是包括「正標準差」、「負標準差」…。「正標準差」就是暴漲的能力,「負標準差」就是暴跌的能力,投資人應該都喜歡自己買的標的漲的越高越好、跌得愈少愈好…。因此,夏普比率的計算值已是真正風險值(負標準差)遭到稀釋後的結果,不若索丁諾比率更貼近「風險控管能力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零存整付」情境的PK內容:

回測標的:台灣加權指數
扣款方式:
每月一扣:10,000元;
每周一扣:2307元;
每周二扣:1154元

1*「定期定額、定期不定額」
2*「加減碼規則」(低價倍買,高平買;低價倍買,高不買;低價倍買,高減買)
3*「停利目標的設定」(5%~50%)
4*「投資頻率的選擇」(每月1扣、每周1扣、每周2扣(=每月8~10扣))
5*「回測期間的區隔」(從2018/12/14 往前推 5、10、15、20年)

同好們,可連結至以下FLASH網頁,自行試玩比較兩種方法的各種投資參數對投資績效的影響面貌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整存整付」情境的PK內容:

回測標的:台灣加權指數
停泊基金: 復華貨幣基金
本金: 360,000元
扣款方式:
每月一扣:10,000元;
每周一扣:2307元;
每周二扣:1154元

1*「定期定額、定期不定額」
2*「加減碼規則」(低價倍買,高平買;低價倍買,高不買;低價倍買,高減買)
3*「停利目標的設定」(5%~50%)
4*「投資頻率的選擇」(每月1扣、每周1扣、每周2扣(=每月8~10扣))
5*「回測期間的區隔」(5、10、15、20年)
6*「投資標的的差異(指數、基金、ETF)」
7*「獲利是否再投入」的差別 註: 此規則僅適用在「整存整付」的情境
8*「停泊母基金的加入」的差別  註: 此規則僅適用在「整存整付」的情境

可連結至以下FLASH網頁,自行試玩比較兩種方法的各種投資參數對投資績效的影響面貌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經過第一回合的對戰,我已經確立後續踢館評比的給分項目及比重,同時也將調整以下投資變數的使用:
1、加減碼的策略縮減為「低買高平買、低買高少買」兩種策略。因為從第一回合來看,「低買高不買」方式的投資績效都不如前兩者的績效,因此,直接剔除不再納入PK項目。
2、「每周二扣」的扣款頻率也將剔除,因為它的績效結果和「每周一扣」的差異並不顯著…。
3、是否加入「停泊基金」的組合,以踢館對象是否具備為主。對方有類似機制,五線譜也會使用;若是對方無類似機制,五線譜也不會外掛使用。
4、回測標的的採用,下次直接挑選對方成立最久、累積績效最優的基金做為套用標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沒有留言 :